57,合縱連橫
公元前333年——前318年 公孫衍以合縱抗秦。張儀以連橫針鋒相對。魏相公孫衍合三晉及燕、楚五國合縱攻秦,不勝而還。
趙國趁齊楚戰爭期間出兵伐齊,包圍了齊國一座城市,但沒打下來,灰溜溜回去了。
齊國恨趙國趁火打劫,等楚軍撤走了,聯合魏國討伐趙國。趙國慌了神,牙一咬心一橫,掘開黃河水淹七軍。這招太損了,害人害己,不僅淹了齊魏軍隊也淹了當地的百姓。
秦魏隻好退兵。
按照《史記》的說法,齊魏伐趙是秦國破壞燕趙魏韓齊楚六國合縱聯盟的一計。
著名的縱橫家蘇秦遊走於六國之間,說服他們聯合抗秦。秦國感受到威脅就設法破壞聯盟,引誘齊魏去打趙國。趙國受到齊魏的攻擊,認為蘇秦所謂合縱聯盟是一個騙局,趕走了蘇秦。合縱聯盟也就因此被秦國瓦解。
但是1973年出土的《戰國縱橫家書》顯示,蘇秦出使六國掛六國相印是幾十年以後的事情。《史記》把蘇秦合縱的事情提前就出現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比如說蘇秦合縱六國成功之後,秦國十五年不敢出函穀關。實際上那十五年正是秦國瘋狂進攻時期。
《史記》之所以出現記錄偏差是因為司馬遷當時能找到的史料太少。秦始皇“焚書坑儒”之後,有關六國的書焚燒殆盡。司馬遷也難為無米之炊。
公元前331年,秦惠文王為了打通東進之路,派軍進攻河西。
秦魏交戰,魏國敗北。
按照《史記?秦本紀》的說法,秦軍“斬首八萬”。但《史記?魏世家》又說“秦敗我龍賈軍四萬五千”,僅僅是擊敗而不是斬首,並且數量也少了一半。不知道那種說法準確。不過根據魏國之後的表現,後一種說法更有可能一些。因為魏國“帶甲三十六萬”,如果被斬首八萬,接近四分之一的軍隊就沒了。受傷人數通常比戰死人數多。那麽魏軍至少一半軍力沒了。之後的仗就沒法打了。事實上,魏國不但繼續跟秦國打,還跟楚國、韓國等國打,實力沒有明顯減弱。
秦軍沿黃河東下進攻魏國的焦城(河南三門峽)和曲沃(河南三門峽西南)。曲沃被秦軍攻克。焦城向秦軍投降。秦國東進之路由此打開。
魏國已無力再戰,隻得割讓少梁和整個河西之地換取秦軍撤兵。
秦軍占領少梁後順勢殺過黃河,攻占了黃河東岸的數個據點。魏國的黃河天塹不複存在,魏國大門洞開。秦軍可隨時深入魏國內地作戰。
“魏西喪地於秦七百裏”。魏國惶惶不可終日,卻又無可奈何。
秦國打開了東進大門卻沒有急於挺進中原。秦軍東進之前先西進,趁義渠人內亂殺入義渠。這就像諸葛亮七出岐山之前先七擒孟獲,攘外必先安內,解決了自己的後顧之憂之後再說北伐。秦軍攻克了義渠的都城。義渠王被迫向秦國稱臣,率領義渠人歸順了秦國。秦國把義渠作為秦國的一個自治縣管理。
義渠是西戎最強的一支,跟秦國糾纏了幾百年。降服了義渠,秦國東進就沒有了後顧之憂。
在掀開逐鹿中原大幕之前,秦惠文王又做了兩件事。一是跟楚國聯姻,娶了楚國公主羋八子;一是正式稱王,跟周王朝脫離關係。
秦軍挺進中原,需要從三晉和楚國之間穿過去。秦惠文王暫時不想跟楚國發生衝突,想專心對付中原諸侯。他通過聯姻的方式跟楚國結盟,防止楚國跟中原諸侯合縱抗秦。
羋八子並非正牌公主,隻是王室宗親之女。楚國拿冒牌公主應付秦國,說明楚國對楚秦聯盟並非真心實意。
但楚國不知道的是,他們給秦國送過去一個女強人。羋八子後來成為秦國的太後,並以太後的身份執掌秦國國政四十年,把秦國推向武功最強盛時期。後來,她的玄孫秦始皇滅掉六國統一了中國。
秦惠文王稱王震驚了中原諸侯。在秦國暫停中原戰爭這幾年,中原諸侯又開始互相攻伐,擴張勢力。但他們聽說秦國稱王了,馬上停止混戰。秦國稱王對中央諸侯來說是一個不祥的預兆。齊楚魏雖然早已稱王,但他們並沒有一統江山的實力。而秦國有打敗中原任何一個國家的絕對實力。諸侯認為秦國稱王預示著秦國即將出兵中原一統江山。
魏國最為緊張。魏惠王派公孫衍在諸侯之間展開穿梭外交,希望諸侯合縱抗秦。
公孫衍是魏國人,原本在魏軍做將軍,因遭人陷害逃往秦國。秦惠文王看他又能領兵打仗又熟悉魏國情況,就任命他為秦軍的帶兵之將。河西之戰時,公孫衍作為秦國將軍率領秦軍跟魏軍作戰,並因為戰功被秦惠文王封為大良造。大良造相當於大將軍,是秦國最大的官。
但是後來著名的縱橫家張儀來到秦國,靠他的三寸不爛之舌,把秦惠文王侃得暈頭轉向。秦惠文王封張儀為國相。秦國原本沒有國相,秦惠文王為了張儀特設國相一職,位據大良造之上。
公孫衍的權力被收走。公孫衍不服,也非常不滿。魏國趁機說服他回國效力,許諾以國相之位。於是公孫衍棄官而走,潛逃回國。
公孫衍通過穿梭外交把魏趙韓燕以及中山國聯合到一起。五國組成合縱聯盟,約定共同抗秦。為了方便外交往來,公孫衍建議大家都稱王。這樣大家平起平坐,誰也不比誰矮半截,有利於精誠團結。
此後中原遍地是王。連弱小的宋國都給自己加一個王號。周天子被諸侯拋棄了。
秦國對五國合縱當然不會坐視不理,在公孫衍穿梭外交期間出兵伐魏,占領陝城(河南三門峽西),守住秦國東進的大門。同時秦惠文王派張儀在齊楚之間展開外交活動,結好齊楚,以連橫對抗五國的合縱。
張儀是鬼穀子的學生。論起來,孫臏、龐涓是他的同門師哥。不過,孫臏、龐涓學的是兵法,張儀學的是外交,他們不是一個專業的。
張儀跟蘇秦是一個專業的。張儀和蘇秦都是著名的縱橫家、外交家,當時被稱為說客。他們不擅長治國或者領兵,但擅長外交。
在孫臏、龐涓兩位師兄退出曆史舞台後,張儀、蘇秦兩個師弟先後粉墨登場。孫臏跟龐涓是對頭。張儀跟蘇秦也是對頭。
蘇秦主張“合縱”。所謂“合縱”就是“合眾弱以攻一強”,也就是弱國聯合起來對抗強國的威脅。
張儀則以“連橫”跟“合縱”針鋒相對。所謂“連橫”就是“事一強以攻眾弱”,拉攏諸侯跟秦國結盟,強強聯手,瓜分弱國。
按照《史記》的說法,蘇秦曾把魏趙韓齊楚燕六國聯合在一起,但很快被張儀破壞掉了。公孫衍接替蘇秦的角色繼續以合縱跟張儀的連橫對抗。
公孫衍主持魏趙韓燕中山組成合縱聯盟。張儀拉攏齊楚參加以秦國為主導的連橫聯盟。齊楚尚在觀望之中。張儀又去拉攏魏國。魏惠王一度動搖,同意與秦國聯手瓜分韓國。公孫衍知道後,設法讓魏惠王打消了這個念頭。
公元前318年,趙、韓、魏、燕、楚、齊組成六國聯軍討伐秦國。這是中原諸侯五次合縱伐秦的第一次。
不過史書對於這次合縱伐秦的記述非常混亂。諸侯聯軍是誰組織起來的?是怎麽組織起來的?具體有哪些國家參加?為什麽要伐秦?戰爭過程是怎樣的?都不清楚。隻知道戰爭的結果,諸侯聯軍大敗而回。
《史記》對這次伐秦的記述互相矛盾,這裏說齊國參加了,那裏說楚國參加了,甚至說匈奴也參加了。結合《資治通鑒》來看,參加伐秦的諸侯是楚、趙、魏、韓、燕五國。齊國和匈奴並沒有參加。
齊國沒理由對合縱伐秦感興趣。齊國在東頭,秦國在西頭,兩國互不挨著。秦國實力再強,也威脅不到齊國。何況齊國實力也不弱。齊國參加伐秦沒有什麽好處可撈,打下地盤也帶不回去。從利益的角度看,齊國參加連橫更有利。與秦國強強聯手瓜分弱國,打下每一塊地盤都能並入齊國。秦國出於遠交近攻的考慮也設法跟齊國搞好關係,前不久把公主嫁到齊國跟秦國聯姻。所以,齊國不會參加合縱伐秦。
楚國參加合縱伐秦是因為諸侯共推楚國為“縱約長”。當時的楚國國君是楚懷王。楚懷王一則圖這個虛名,二則希望瓜分秦國獨霸天下。但他又不願意出力,想讓別人去跟秦國打,自己搭順風車。這樣既保存了實力又有實惠可撈。
燕國隻是象征性地派兵參加聯軍。燕國離得遠,基本隻是聲援。
實際上參加伐秦戰爭的隻有魏趙韓三國。他們受秦國威脅最大,參加合縱的意願也最高。他們希望合力幹沉秦國,一勞永逸消除秦國的威脅。
五國聯軍的總體實力遠超秦國。但實力最強的楚國不上手,燕國出工不出力,五國聯軍實際上隻是魏趙韓三國聯軍。聯軍的實際作戰實力並不強。
五國聯軍集結後兵發函穀關。秦軍出關迎戰,擊敗三晉聯軍,“斬首八萬二千”。
楚國見勢不妙,拋棄盟友自顧自撤兵而走。燕國跑得比他還快。
五國伐秦、合縱聯盟因此成為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