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襄公謀霸
公元前651年——前639年 管仲死後,齊桓公寵信邪佞。齊桓公卒,五子爭位,內亂。宋襄公謀為霸主,欲借楚勢稱霸中原,被楚成王囚執。
正所謂貴極而驕,盛極而衰。葵丘會盟之後的齊桓公開始不思進取,一味地縱情聲色,霸業開始走下坡路。
齊桓公好色,不但好女色也好男色。
美男子豎貂為圖富貴揮刀自宮,入宮侍奉齊桓公。豎貂成為史載最早的自我閹割的男人,是太監的祖師爺。所以後世也將太監叫做閹豎。
豎貂得寵後又介紹來易牙。易牙是個廚神級的廚子,和當年的伊尹齊名。
有一天,齊桓公和易牙閑聊,說:“聽說人肉很好吃,但是我從來沒嚐過”。易牙聽到後暗記於心,回去就把自己的親生兒子殺了,做成蒸肉獻給齊桓公。
齊桓公看到豎貂獻身、易牙獻子,認為他們是大大的忠臣,更加寵愛他們。
公元前645年,賢相管仲病重,臥床不起。齊桓公來在管仲的病床前探望。君臣兩人曾就管仲的接班人問題進行了一番對話。
齊桓公想讓易牙接班。管仲堅決不同意,說:連親生兒子都不愛,這種沒有親情的人,你能指望他忠君愛國嗎?”
齊桓公說:“那麽豎貂如何?”管仲說:連自己的身體都不愛惜,這種沒有人情的人,也不能用。”
管仲臨終囑托齊桓公,一定要疏遠易牙和豎貂,他們是小人。
齊桓公答應了。
管仲死後,齊桓公按照管仲遺囑任命鮑叔牙為相,並且把易牙、豎貂等一幹小人逐出宮去。可是沒堅持多久,齊桓公感到食不甘味,生活了無情趣,於是又把他們召了回來。
“食色,性也。”一個掌握了他的食欲,一個掌握了他的**,齊桓公實在離不開他們。
鮑叔牙因此悶悶不樂,鬱鬱而終。
鮑叔牙一死,齊桓公將朝政大權交給了易牙等人。
易牙一幹人等,擅長逢迎拍馬,精通邀寵獻媚,對治國之道、安邦之策一竅不通。他們將逢迎討好的專長應用到工作當中,很快就得到喝彩聲一片。朝廷上下都誇易牙等是個好同誌,連齊桓公也認定管仲言過其實,看走眼了。
公元前643年,齊桓公重病,臥床不起。
中學課本裏有篇古文《扁鵲見蔡桓公》,其實應該是扁鵲見齊桓公。這篇古文選自《韓非子》,這是本寓言集,做不得準。在《史記》裏,扁鵲見的是齊桓公。《史記》是史書,應該沒錯。
扁鵲幾次三番說齊桓公有病,齊桓公不信。等感覺身體不適再去找扁鵲,扁鵲已經跑了。扁鵲對人說,開始病在表皮時還有救,現在已經病入骨髓了,就是神仙下凡也沒轍了。齊桓公不久死去。
俗話說: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齊桓公那年正好七十三歲,到了閻王叫門的年紀。管仲是八十四歲死的,邁過了頭道坎,沒邁過後道坎。
齊桓公雖說連頭道坎都沒邁過去,不過,事業、成功、權力、榮譽、美食、美色全都得到了,這一輩子也算值了。
齊桓公一生九合諸侯,組成維和部隊平息外患,穩定中原,是諸侯公認的霸主。齊桓公作為春秋五霸之首,為後麵繼任霸主作出了榜樣。他采用管仲的“尊王攘夷”政策成為後繼霸主必須遵守的指導綱領。周王室也依賴這項政策得以繼續苟延殘喘下去。
隻是一世英名的齊桓公死後,他一生贏得的權力、榮譽都毀於他寵信的易牙、豎貂之手。齊國也因此失去霸主地位。
易牙、豎貂在齊桓公臥病期間就開始琢磨後路。他們在考慮齊桓公死後誰來繼位對自己更有利。
齊桓公有六個兒子,公子無虧、公子元、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商人、公子雍。齊桓公的妻沒有生育,這六個兒子是他的妾生的,都是庶子。其中公子昭被齊桓公立為太子。
但是易牙等人認為公子昭和自己不是一路人,擔心權勢不保,於是謀立公子無虧為國君。
易牙假傳聖旨,說齊桓公需要靜養,概不見客,然後封鎖宮門禁止所有人靠近齊桓公的寢宮。堂堂霸主齊桓公竟被活活餓死在宮中。
確認齊桓公已死後,易牙假傳遺旨擁立公子無虧繼位。為了防患於未然,派兵包圍了東宮,抓捕公子昭。但是他們撲了一個空。公子昭提前得到消息,潛逃宋國。
宋國的國君宋襄公向來以仁義聞名於諸侯。如果說齊國是物質文明建設的標兵,那麽宋國就是精神文明建設的標兵。“仁義”兩字是宋襄公天天掛在嘴邊不敢或忘的。
齊國內亂觸動了宋襄公“仁義”那根筋。兄弟相殘是為不仁,篡位為君是為不義。不仁不義的事情屬於宋襄公的職責範圍,宋襄公認為匡扶世間仁義是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
宋襄公立即派兵護送公子昭回國即位。說是護送實際上就是以武力奪位。
齊國此時鬧得正歡。齊桓公的四個兒子正上演一場爭位鬧劇。
易牙趕走太子擁立公子無虧。另外四個公子不服各自組團奪位。齊桓公的兒子們各有各的支持者,自立為君,武裝割據,互相攻擊,雞飛狗跳。
僵持一個多月後,朝臣勸哥幾個先把父親的喪事辦了再說。這時這哥幾個才想起來還有個爹停屍在床。等進到齊桓公的寢宮再看,齊桓公的屍身都生滿了蛆。
剛辦完父親的喪事,宋軍殺到了。
支持太子的一派聽說宋兵護送公子昭回國即位,立即與宋兵裏應外合,殺死無虧和豎貂,將公子昭迎入國內。但四公子的支持者突然殺出,趕走公子昭。
宋襄公怒不可遏,組織軍隊二次伐齊。齊國四公子率軍迎戰被宋軍殺得大敗。四公子四散奔逃。
公子昭回國即位,是為齊孝公。
宋襄公定齊有功,飄飄然自命不凡。霸主之國的國君是我定的,我比霸主還有權威。那麽這個霸主應當我做才合適啊。
宋襄公想到做到,立即張羅召開諸侯盟會,討論改選盟主。
宋襄公把會議通知發出去了,結果反響寥寥。除了幾個小國,沒人搭他這個茬。
會盟無果而終。他的左師子魚勸他拉倒吧。我們實力平平,有什麽資格做盟主呢?“小國爭盟,禍也”。
可宋襄公執意不從。
子魚是宋襄公同父異母的哥哥,但因為不是嫡子無緣宋國國君,擔任宋襄公的左師,也就是宰相。
有人給宋襄公出主意,請楚國出麵為我們站台。楚國實力最強,手下有一幫小弟。隻要請得動楚國,事情就成了一大半。
宋襄公立即照辦,重金賄賂楚成王玉成此事。楚成王一心稱霸中原,聞聽宋襄公想做霸主,邀請他去參加會盟,大怒:“召我,我將好往襲辱之”。他讓人告訴宋襄公他將準時參會。宋襄公以為楚成王同意擁戴他為霸主,非常高興。
會盟那一天,宋襄公早早地就趕往會場恭候各位與會代表。
子魚建議他帶上軍隊貼身保護。楚國是蠻人,從來不講信義。咱得留一手,以防楚成王有什麽陰謀詭計。
宋襄公一口回絕。說好的都不帶軍隊,咱要破壞規矩如何取信於諸侯?
結果宋襄公到那就被楚成王扣留了。楚成王早已布下伏兵,專等宋襄公自投羅網。
宋襄公後悔沒聽子魚的話。但事已至此,說什麽都沒用了。宋襄公讓子魚設法逃走。他講,我把宋國交給你了。你一定要想辦法把它守好。
子魚逃回宋國,立即布置戰備。
楚成王押著宋襄公去攻打宋國。他以為宋襄公在自己手裏攥著,宋國群龍無首肯定不戰自潰。沒成想宋國軍民在子魚的領導下齊心協力一致對外。
楚成王揚言,你們要是不投降,我就殺了你們的國君。
宋國人回答:我們已經有新國君了。
楚成王攻城不下,隻得撤兵。
楚成王留著宋襄公也沒用,就把放了。他期待宋襄公回國後宋國爆發新老國君的奪位大戰。到那時,他將趁火打劫再次率軍攻打宋國。
沒想到宋襄公回國後什麽事也沒發生。子魚隻是臨時代理國君,讓人向楚成王散布假消息,用計賺回宋襄公。
楚成王吃了個啞巴虧。
不過吃虧最大的還是宋襄公,白忙活了一場,不但沒當上霸主,還在諸侯中落下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