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以理證道仁者無敵
“方兒,你今日便多講一些理氣論,為父好與茂叔先生解說一二。”
“這理氣論乃是以程伯淳(注:程顥)、程正叔(注:程頤)兩兄弟的理本論為基礎,吸取了茂叔先生的太極說,橫渠先生(注:張載)的氣本論以及佛教、道兩家的思想而形成。這一理論體係的核心是理,或稱本源、道、太極、如來藏,乃是宇宙萬物產生之前就存在的永恒不滅的存在。”
“這裏的理有四層含義。”
“其一,理是先於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形而上者。理比氣更根本,理先於氣;同時,氣有變化的能動性,理也不能離開氣。萬物各有其理,而萬物之理終歸一,這就是道或太極。”
“其二,理是事物的規律。規律需要有事物為載體,但卻不依事物的存在而存在。比如音律、數學等,無論有沒有宇宙萬物,都存在於某一特定的所在,此所在沒有空間、沒有時間,乃是純粹的理。所謂靈機一動、如有神助,便是接通了此處的理,得以窺見一斑。”
“其三,理是倫理道德的基本準則。理為太極,是天地萬物之理的總體,太極隻是一個理字。太極既包括萬物之理,萬物便可分別體現整個太極。這便是人人有一太極,物物有一太極。每一個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為它存在的根據,每一個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即理一分殊。這一點在佛家裏麵經常提到,人人皆有佛性,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便是明證。”
“其四,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氣是理氣論體係中僅次於理的第二個範疇。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狀、有跡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它是鑄成萬物的質料。天下萬物都是理和質料相統一的產物。理和氣的關係有主有次。理生氣並寓於氣中,理為主,為先,是第一性的,氣為客,為後,屬第二性。”
理氣論體係的根本特點就是將儒家的社會、民族及倫理道德和個人生命信仰理念,構成更加完整的概念化及係統化的哲學及信仰體係,並使其邏輯化,心性化、抽象化和真理化。這使得理學具有極強的自主意識,形成了理高於勢,道統高於治統的政治理念,為抑製君權,讓政治走向了平民化和民間參政議政提供了理論支持。沈括在早年通過機巧之術啟發民智的舉動,便是從實踐中試行了理學,甚至連他寫的書直接起名為《格物要術》。這本《格物要術》本來有些離經叛道,但經過沈方所宣講的理學一解釋,瞬間提升到“天理”、“天道”的層次。
《莊子齊物論》中有“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六合之內,聖人論而不議;春秋經世先王之誌,聖人議而不辯。”的說法,自古以來對於無法掌握現象,古人多歸之於鬼神之說,統治者以天之驕子的身份替天行道,統領萬域萬民。而沈方從物質世界到精神世界,從每個個體最基本的細胞、最微小的原子分子,到構成整個社會的國家機器,到整個地球幾千年的發展及文明,再到無盡曆史長河中無限遠大的宇宙,全部用理氣論體係解釋地清清楚楚,而沒有說什麽“存而不論”的掩耳盜鈴之語。沈方肯定不是聖人,但是他卻道出了每一個普通人都能達到的境界,他所講的理學能讓每個人都活得明明白白,從根本上認識到“人欲”的缺陷和無聊,從而自覺地守住天理。
與沈方高屋建瓴的論述一比較,沈披頓時覺得自己所研究的各個版本注解的經典一點意義也沒有,理就在那裏,經典本身就是對理的闡述,何需再注解?沈括頓時覺得自己平西齊民伐遼之舉頗顯氣度狹小,理在天地間,難道西夏、北遼就沒有理的存在?萬事萬物都同根同源,何況屬於相同膚色,文化也近似的三國,按沈方的解釋,大周、西夏、北遼三國之爭,就象三個兄弟分家產,老二、老三不聽話,老大要打他們幾巴掌,但到了最後還是一家人,都是華夏民族的一份子。沈括想起在朝鮮時,將那些北遼的凶惡之徒招為坊工後,那些飛揚跋扈之輩各個溫順如綿羊,隻要能有穩定的生活,誰願意把頭別在褲腰帶上麵。
所謂仁者無敵就是這種狀態,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便是這種理論體係的優勢,猶如一個補元境界的高手不會去為難一個普通人,理氣論體係下高度發展的各種科技,已將潛在敵人的所有可能性封死,隻要昌國正常的發展下去,世間便沒有一個敵手,這就是理學的力量,理智的結果。
沈披、沈括在盡力消化沈方所講授的理學之外,還親眼見證了“理學”的威力。
沈方的書法,他們經常能看到,但沈方的繪畫造詣更讓兩人歎為觀止。
沈方直接使用齊白石和畢加索後期的筆法創造了繽紛多彩的藝術世界,沈披、沈括自然從沈方的筆意中看出了老練的率真之道,看出了繪畫中純粹的理。
“藝術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如果出自空想,則過於輕慢;但若巨細無遺,觀者失去想象的空間,藝術便失去了生命,而變成一潭死水。就象寫詩一樣,講究委婉含蓄,點到為止。”
沈方此番話讓精於院體畫的沈披、沈括兩人汗顏不已。此時受官家偏好,絕大部分讀書人喜歡繪製寫實院體畫,畫風越來越細膩、嚴謹,以沈披、沈括的造詣甚至可以一眼看出某院體畫出於誰的手筆。但院體畫再逼真,也隻是展現外在氣的表現,雖然在繪畫過程無時無刻都遵循著理,但是其藝術感染力往往不如寫意畫。用理氣論來解釋,就是氣滯了,即用工整、細致、縝密的筆法,雖然可以描繪出栩栩如生的物象,但是卻讓作者的意境消失殆盡。正如王羲之的《蘭亭集序》,醉後揮筆如飛,一氣嗬成,但既使王羲之再寫一遍,也寫不出當時的風韻,就連那塗抹的痕跡,也構成了合諧的美感,讓人無法舍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