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拜訪三王惡意中傷
柴灝終於扭過頭來,盯著秦源說,“秦相公,你和沈家的那點破事,滿京城的人都知道,你就不必刻意攀扯了。”
“可沈括確實說過此話。”
“沈括是說過,但當時的情境又非單論立儲之事,隻是在議論各王是否歸藩時,沈括說起整軍與歸藩隻能二選其一,父皇選了整軍,那歸藩自然無從談起,無法歸藩,那立儲之事便需要往後推,父皇春秋鼎盛,待四海平定,百姓安居樂業,藩王自然無須再有兵權。”雖然擁有兵權是身為嫡長子的體麵,但柴猛去除各藩王的兵權,從長遠來看,對他本人而言還是利大於弊,反對也應該是齊王、魏王他們的事兒。
秦源歎了一口氣,他知道這些王爺在宮裏都有相熟的耳目,皇帝與大臣之間的對話他們可以一字不差地得到,想從中渾水摸魚,卻也不易。還好此次前來,他還帶著殺手鐧。
“殿下,老臣得到一個消息,光明匪教的教主名叫張天端,曾任沈括西賓。”
“張天端,這不正是當年沈括聘請的天師道小天師嗎?”柴灝來了興致。沈括曾在昭文館講過經義,對於沈家在京城的種種奇聞軼事自然有多嘴之人向柴灝言明,其中就包括當前在大相國寺,一個白衣中年俠客和一位年輕女俠被沈括收留,教習兒子武藝,隨後張天端的名字和身份也傳了過來。雖然曆朝曆代對天師道攻訐有餘,天師道也不甘寂寞參與了各個朝代的更替,被各個朝代的朝廷視為毒瘤,欲除之而後快。但天師道於大周有大功,被周世宗定為國教。好在老天師根本不願意摻和大周的政事,隻在龍虎山傳教布道,便少了許多爭權奪利的風險,不是皇家中人,倒也很少有人記得天師道對大周的恩情。
“正是此人。此人成立匪教,鼓動四州叛亂,在我大周二百六十七個州都有其分支教壇。”
“光明教現已歸王化,倒也不宜再稱匪教。秦相公,你覺得此人可為我所用嗎?”
“殿下,此人與我秦家有滅門之仇啊!”秦源有些失望,原想通過張天端這個消息降低沈括在晉王等王公大臣中的份量,沒想到柴灝看中的卻是張天端的影響力。
“哦,這倒也是個麻煩。”柴灝看了秦源一眼,然後淡淡地說道,“秦相公,我料沈括必不知此事,倒是象張天端這樣的人能不得罪,就不要輕易得罪,他們這種俠客,能敬著,可不能防著。”晉王府上養著不少江湖俠士,柴灝倒也並非不理世事之人。
秦源無奈,隻好隨意應承。
“對了,秦求呢?有些日子不見了。”
“犬子狂悖,老臣將其禁足了,著其好生讀書。”
柴灝哈哈大笑起來,“難道秦相公還想讓秦求考進士啊?過幾天,把秦求放出來,他有些消息還是很靈通的。”
秦源當然知道是哪方麵的消息,晉王發話,他也不好拒絕,隻好答應。
在晉王府出師不利,秦源有些意興闌珊,便不再想四處傳揚張天端與沈括之事。到齊王、魏王府上,傳了太後懿旨,便和齊王、魏王一起罵罵王安石,連帶沈括也罵了幾句。齊王、魏王雖然也尊敬沈括,但畢竟沈括是王安石變法新黨,拜新黨所賜,他們兩位王爺每年少了兩萬貫收入,還少了三千王府護衛。他們與晉王不同,晉王身為嫡長子,隻要不犯錯誤,便穩穩的一個太子,也將是未來的皇上,他們兩個的未來在封地,而土地和士兵將是他們未來榮華富貴的保障,奪了自己的利益,就是天王老子也敢懟一懟,何況沈括一文官。
齊王尚武,魏王喜鬥雞玩狗,而這兩王爺對秦求印象還不錯,都紛紛提出多日不見秦求,甚是想念,讓秦源一再懷疑自己的眼光,難道自己這個兒子除了開枝散葉以外,在結交達官貴人方麵也有天賦。其實,他倒是多想了,晉王、齊王、魏王身處奪嫡漩渦的中心,陰謀詭計的能人見得太多,反而喜歡這個毛病多多,但直來直去的紈絝子弟。對於他們的身份和地位,結交秦求之類的紈絝,比結交治國經世之良臣更讓柴猛放心,況且,秦求帶來的關於京城的各種花邊新聞,也是這些皇家子弟津津樂道的話題。
秦源分別拜訪了晉王、齊王、魏王,見時日方早,便叫馬車駛往呂惠卿的府第。秦源與王安石都有同製置三司條例的官職,共同掌領製置三司條例司,而呂惠卿的差使是製置三司條例司檢詳文字,雖然是王安石一手提拔之人,但也是秦源的直接下屬。
秦源來到呂惠卿的府第,居然連呂府的門也沒進去,便被告知呂惠卿不在府中,改日必將回訪。秦源知道這是呂惠卿不願與其建立私交,也不道破,自行回府。呂惠卿的才幹,秦源也是極賞識的,此時他看到呂惠卿與王安石的變法思路有異,便起了爭取之心,但呂惠卿也不可能立即轉換門庭,等過些時日,朝廷裏麵的大臣們調動起來,新黨內部再分化一部分人,呂惠卿如果還想把變法幹成,就隻能找可以調和各方關係的自己了。
呂惠卿確實在家,而且正在家裏生著悶氣。對於王安石這名恩相,他實在是無言以對,今日在政事堂,又是沒緣由的被數落了一通,幾個相度利害官對王安石的變法力度起了異議,見無法辨駁,便辭了官職,繼續當閑散京官去了。呂惠卿一回到家,便和門房打過招呼,誰也不見。門房見秦相爺走遠,便急衝衝前來稟報,呂惠卿聽了,倒有些意外,不知秦源來找自己的用意。對於這個隻會溜須拍馬,撿了沈括的漏才趴上參知政事寶座的前吏部尚書,一直沒引起呂惠卿的重視。
在呂惠卿看來,隻有象王安石、蘇軾、劉煇那樣妙筆生花,胸有華彩之人,才是堪與自己比敵的才子,而沈括怎麽看也象一個做生意的員外,哪有當朝廷重臣的資格,若不是這幾年錢塘沈氏因機巧之物,獲利甚豐,富可敵國,官家怎麽會擢升沈括為計相?如今沈括遠離機樞,三司使之位空置,製置三司條例司本是臨時機構,等各項章程安排理順,以自己編寫諸章程的功績,接任三司使應當無礙。所以,同平章事王安石這裏得應付著,參知政事秦源那裏也不可怠慢,待哪日有暇,倒得親自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