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重生大宋征服史> 第65章 我師弟是一個怪人

第65章 我師弟是一個怪人

  勝吉十九年五月,兩浙路明州昌國縣。


  自王壽光勝吉十六年開始經營翁山島,如今已整整三年。翁山島是大周南北沿海航線與長江水道交匯樞紐,是長江流域和兩浙路的海上門戶和通道。在沈括與王壽光的經營下,在勝吉十八年八月時,翁山島還僅有住戶萬餘家,其中商戶三千戶、坊戶五千戶、農戶兩千戶。加上岱山、衢山兩島也僅有幾萬人口,但相對於三島廣闊的土地,顯得人手略有不足。周圍大大小小近千個島嶼更是無暇顧及。


  在沈括被抄家之後,翁山島眾人原本已做好樹倒猢猻散,上下打點專心經營自家產業的準備,沒有想到,一個月後,京城便傳來沈括官複原職,翁山複立為昌國縣,沈括奉命將昌國縣建成另外一個錢塘縣的消息。這個消息來得突然,就連已回到翁山穩定大局的王壽光都不敢相信,直至十幾天後,明州知州薛原端帶著昌國縣首任知縣王孝錫和翁山巡檢司黃俊義登門拜訪,王壽光這才知道沈括不僅轉危為安,皇帝還真的將昌國一縣交於東家來經營。這王知縣不知道是哪裏交的好運,居然可以來昌國縣坐享其成。


  薛知州和黃巡檢都是老熟人,王壽光打聽到轉塘莊園將全部移交給二浦官坊,劉四正留在轉塘與二浦官坊總管太監辦理交接手續,不免肉疼。好在絕大多數匠人和新工藝已經轉移到翁山,用不了一年,便可恢複元氣。


  官家要大力發展昌國縣,兩浙路安撫使張蒭三天兩頭催促進度,明州薛知州平素又深受王壽光的恩惠,自然多方關照,無論是人口遷移還是各種物資都為昌國縣的建設提供了種種方便。王壽光也在翁山沈氏莊園的基礎之上,按兩萬戶的規模重新規劃,建設昌國縣城。建設這麽一座城池及配套的工坊,隻銀錢便需要百萬貫,朝廷撥付的五千貫修個縣衙都有些捉襟見肘,所以絕大多數還是靠沈氏莊園的積蓄。


  昌國縣絕大多數土地名義上歸王壽光所有,隻有少部分工坊由各匠頭、坊主買下。原來沈氏莊園裏的房屋采用了集中規劃施工的方式,莊戶可以租用或購買。翁山沈氏莊園與原來的轉塘莊園可不一樣,轉塘莊園建設初期,百廢待興,無論是人力還是財力物力均有不足,每個小院雖然留足了足夠的空間,占地四分,寬十五步,進深十八步,但隻建了三間磚瓦房,兩間耳房;而王壽光到了翁山建設沈氏莊園時,便有意按四個級別來規劃設計莊戶的住房,並且直接將房子蓋整齊,而無需後期建設。


  除了依山而建的兩座供沈家、王家自用的大宅院之外,莊戶的房屋共分了四等,第一等便是三進的大宅院,隻賣不租,售價二百貫;第二等是兩進的宅院,專供各匠頭、坊主使用,俗稱頭房,租金為每月五百錢,或一百貫買斷;第三等是一進的宅院,供成家的莊戶使用,俗稱平房,租金為每月二百錢,或四十貫買斷;第四等是排房,供未成家的單身莊戶使用,一排房屋有八到十間房,每間房屋長五步、寬三步,足夠擺下一床、一桌、一椅、一櫃。排房住戶共用茅廁,吃飯也由莊園供給,隻租不售,租金為每月一百錢。


  沈氏莊園建好之後,不知何故,不僅所有的匠頭、坊主至少都購買了一套頭房,就連普通的莊戶也對頭房有強烈需求,一百多套多餘的頭房被普通莊戶購買一空。在規劃建設昌國縣時,王壽光便多規劃了一千套頭房,另外還準備建設一萬四千套平房,一百套一等房,和可供五千單身莊戶居住的排房。


  這些房屋全部銷售出去,也隻能賣六十八萬貫,而且一開始加入昌國的莊戶,絕大多數會選擇租用。一百萬貫投進去如果隻是為了租售房屋,那麽得利的隻會是莊戶,而沈氏莊園的投資便會打了水漂。但是沒有人會專門來昌國置業,同樣的房屋在大周其它富庶州縣比昌國還便宜。遷到昌國的莊戶隻有一個目的,來沈氏工坊工作。


  昌國縣水力資源豐富,就是無法架設水力車機的地方,也被沈氏莊園的匠人們安裝了風力車機,最不濟也有畜力車機,不管是水力還是風力、畜力均可以和沈氏莊園設計生產的各種機械連接在一起,通過大量的齒輪、杠杆的使用,提高了百倍效率。


  數以百計的工坊,源源不斷的材料供應,銷住耽羅、朝鮮、東遼、北遼、日本、琉球的跨國貿易,這一切都是無數百姓趨之若鶩,遷往昌國的原因。和原來的沈氏莊園一樣,勝吉十九年春耕之前,在所有的房屋建成之時,便被租售一空。更多的百姓隻好在昌國縣附近搭建臨時房屋居住,指望著沈氏工坊會有更多的工作機會。既使沈氏工坊沒有多餘的工作,昌國縣增加的這五萬多人吃飯穿衣,也能養活一大批人。


  為了讓各匠頭、坊主獲得更多的紅利,王壽光將這百家新建工坊,打包起來統一管理,共設了一百股,一股一萬貫,沈括與王壽光各出了三十萬貫,購買了其中六十股,另外四十股供匠頭、坊主購買,隻用了不到七日,便搶購一空。


  自從昌國縣開始建設之後,沈方便帶著弟妹回到了昌國縣沈氏宅院。雖然依山而建、頗為清淨,但沈方還是不願意每天看著莊園內外人聲鼎沸,處處都是大建設的場麵,把弟妹托付給管家護院之後,獨自一人回到了落伽山。


  沈方見過慈航師太,述說了沈家的變化,慈航師太麵含微笑,無驚無喜,隻是口念阿彌陀佛。王可兒帶著沈方回到沈方曾居住的寮房,又是好一陣盤問,沈方也不知道昌國立縣對沈家倒底有什麽好處,王可兒繞了大半天圈子,沈方才恍然大悟,“可兒,你是想問我師姐怎麽樣吧?”


  王可兒白皙的臉龐浮起一絲紅暈,點了點頭。雖然張茹和她多有爭執,但張天端謀反之事非同小可,不知是否會影響到張茹,如果因此無法見到張茹,王可兒心中也是一萬個不肯。


  “我師姐應該沒事了,京城那邊傳來消息讓我父親去耽羅招安,隻要我師父歸順朝廷,便萬事大吉。”


  “你師父會歸順嗎?”


  “誰知道?!”


  “你難道不恨你師父?”


  “為什麽要恨?師父他們謀反和我沈家又沒有關係。這次皇帝是借機會把沈家產業奪去,沒有我師父這件事兒,皇帝也遲早會想其它辦法。”沈方若無其事地說道,隻是在提到皇帝時,流露出一絲怒意。


  沈方與王可兒開始日複一日的修練,每天早晨去普陀庵清淨堂和慈航師太一起修練觀音心法,辰正開始與王可兒在竹林中練習輕功,巳初沈方練習龍虎山長拳,王可兒練習普陀劍法,巳正沈方與王可兒一起練習騎射,隻不過沈方用的是七石弓,而王可兒用的是一石弓。既使是一石弓也不是一般女子能拉動,好在王可兒早已達到補元境界,運轉內力,這一石弓便可以輕鬆拉動。至於沈方,連續八年來的練習武藝,雖然並未刻意練習力量,七石弓倒也能勉強拉滿,加上沈方過人的目力和定力,雖在快馬之上也可以做到十發九中。


  每日未時起,沈方在寮房打坐修習《太上老君養生功》,而王可兒則與普陀庵的尼師們一起在清淨堂起做午課,直至酉時。


  普陀庵的尼師們過午不食,但護法的居士和沈方、王可兒兩人可以吃晚飯,沈方、王可兒每日習武,也需要補充能量,便美餐一頓。到了戌時,兩人便來到海邊坐在沙難上看無邊無垠的大海,欣賞落日餘暉和滿天的星鬥。


  眨眼間,便到了勝吉十九年五月。王可兒的生日是五月十八,今年五月十八是王可兒十四歲的生日,王壽光早在一個月前便來信催促王可兒回昌國縣。昌國城內的建設已基本完工,隻是城牆因耗費人工,如今沈氏各工坊均全力啟動,生產各類緊俏物資,難以抽出足夠人手,而昌國縣的佃戶按照沈括製定的方法進行輪播和農田耕種,根本無暇旁顧,隻好等年底播種了冬小麥後再組織修建城牆。既然昌國縣也建得差不多了,王壽光便給沈方也寫了一封信,讓他回昌國縣,代表沈家對昌國的建設工作進行稽核,當然考慮到沈方識字不多,給沈方的信是由王可兒口述轉達。


  昌國縣知縣王孝錫是勝吉十八年己酉科二甲第八名進士,去年在京城守選,頗認識了一些人物,章衡便是其中之一。章衡作為丁酉科狀元,與同科的蘇軾、呂惠卿等人一向交好,得知了昌國立縣的前因後果,王孝錫作為福建路建州老鄉,既然等待外放,便順水推舟向王安石推薦此人前去任命,想來幾萬人的小縣,王安石也不會駁了自己的麵子。


  章衡雖然與歐陽修、司馬光、蘇軾等人同屬所謂的守舊派,與新黨勢不兩立,但在私交方麵,頗為王安石看重。王安石係仁德二十三年(注:1042年)壬午科進士第四名,壬午科狀元殿試第一本為王安石,因考官見其卷中有犯忌之言語,而第二名,第三名已有官職,故將列第四名楊寘的考卷作第一進呈。楊寘是中國科舉史上少有的連中三元(注:解元、會元、狀元)之一。但楊寘的運氣卻在連中三元後耗光,中狀元後不久便因母親病逝回鄉守製,喪事辦完不久,楊寘一病不起,日漸羸弱,終於撒手人寰,年僅三十歲。所以,王安石與蘇軾、沈括一樣,都是因種種原因錯失狀元,但實際上卻有狀元的聲望。王安石見到章衡來訪也頗為欣喜,對於昌國縣知縣的任命,他倒也沒有駁了章衡的麵子,而且王孝錫他也曾接見過,是個敦厚穩重之人。


  王孝錫在同科進士豔羨的目光中,到吏部領了詔書,專程到政事堂向王安石請教,王安石倒也不客氣,直接要求他配合沈家在昌國施行新法,多向沈家學習經濟之道。有了這樣的章程,王孝錫便知道了自己的定位,到了昌國後,在昌國的規劃方麵,隻有涉及縣衙的建設方麵發表一下意見,其它地方便全部由王壽光做主。


  昌國的建設速度讓從未參與過土木工程的王孝錫大開眼界。王壽光手下的匠頭們對擴建莊園駕輕就熟,在很短的時間內,昌國縣便聚集了三萬名各種工匠,別說明州、杭州,就連密州、泉州都有熟匠慕名而來。這些工匠在建成昌國縣城之後,將有一多半有機會成為沈氏工坊的坊工,所以他們在建設昌國縣城及昌國縣城外工坊之時,會更加用心,誰都希望自己能有一個安全牢固的家園。


  原來翁山島本來已建設有一個大型碼頭,這次為了便於轉運大量的材料物資,王壽光安排張船首用了半個月的時間在昌國縣翁山島又建了兩個大型碼頭,並修建了各個碼頭與昌國縣城之間的道路。


  大周各地的石料、木料、鐵礦通過長江、運河和海運源源不斷地運往昌國,昌國縣城之外的各個工坊附近各式原材料堆積如山,工坊自卯時開始工作,直至亥時,一天八個時辰兩班倒的工作時間,遠超過大周普通工坊四個時辰。加上沈氏工坊的機械全是不斷改良的最新款式,坊工隻需稍加培訓便可熟練操作,其效率是大周普通工坊的三倍以上。正是有這種不計人力、財力的耗費,建設昌國縣所需的各種磚石木料、繩索漆料才會滿足一萬三千泥瓦工匠的施工。


  如今昌國縣城內青石板的路麵鋪滿了大街小巷,雨水、汙水均有專門的暗槽與原沈氏莊園打通,被青石板蓋住,不用擔心異味。兩萬多套民居被分做一百餘個坊,每個坊各有坊門守住兩端,自成體係,坊與坊之前有兩到三丈的間隔。隻論縣城規模,昌國縣已超過明州州治鄞縣,更不用說昌國縣城之外還有一百多個運轉的工坊。


  每天昌國縣消耗的米肉果蔬難以計數,數不清的商船不斷地將各類物資運至昌國,然後將標記為“昌國沈氏”的鐵器、棉布、瓷器再運往杭州、密州、泉州等地。


  王孝錫眼見著不到一年,昌國便有了可觀的收入,僅商稅一項,每月便可收入五千貫,而農田也在原來基礎上增長了一培,達到了六萬畝。農戶也由原先的兩千戶增長為三千戶,每戶平均耕種二十畝地。今年春耕,采用的是原來轉塘莊園的稻種和播種方式,正常的年景,每畝年產量可達七石。每戶上繳十四石稅糧之後,還有一百二十石左右的餘糧,折合八十四貫。但昌國的佃農和大周其它地方的佃農不同,所有的土地均由沈家統一安排耕種,每個佃戶不分男女,每月領工錢五貫。所耕種的農作物,也由沈家統一繳稅、出售。


  這種由傳統的農耕女織向大規模使用各種機械進行統一耕種,同時開展多種農作物的混合播種的轉變,讓王孝錫耳目一新,眼看著昌國縣的農戶、坊工、商戶不斷地辛勤勞作,不僅生活富裕起來,甚至連精氣神都與其它州縣大為不同。


  楊寘:曆史上一個不起眼的名字,為他寫幾個字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