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失策被擒
鄭月安搖了搖頭,衝她伸過手去:“此處甚危,容我等先離開此地再言。”
“諾。”
那女童當即便攀住了她的肩膀,讓鄭月安將她從人群裏抱了出來。待出了人群,鄭月安便在眾婦的驚詫中拉著女童快速的出了石屋。
將女童一路帶行到晉軍避熱的樹蔭處,鄭月安便尋了一處灌木叢,將她藏了進去,爾後,又將隨身攜帶的短匕遞給了她,拍了拍她的頭,柔聲道:“莫要害怕,你且先藏在此處等我,我去去就回。”說罷,不待那女童回過神來,她便快速地離開了。
那女童吸了吸鼻子,伸小腦袋向她離去的方向瞅了瞅,見四處皆是黑蒙蒙的樹影,當即便嚇地縮回了脖子,藏在灌木叢裏,不再動彈。
鄭月安一路飛奔地回到了石屋處,見晉軍還未回來,她便尋了塊利石代替短匕,將繩索磨斷。
豈料,她才入得石屋內,外麵便響起了騷動的步伐聲。聽那聲音,像是將此處圍了起來。隻是一瞬,便又響起了木門被踹開的哐啷聲和婦人的驚恐叫聲。
鄭月安不由苦笑地搖了搖頭,還真是怕什麽就來什麽,這下好了,自己怕是也難以脫身了。掃了眼那些簇擁成一團的婦人,思緒一轉,她便飛快的將身上的晉甲解了下來,藏到了那些婦人身下的桔梗堆裏,隨即又用手將頭發,衣服弄得同眾婦一般淩亂後,熄了火把,這才迅速地擠到婦人堆裏。
那身晉甲若是不脫掉,隻怕會更加引來晉軍的猜測,如今看來,她隻有混跡這些婦人當中,等待時機了。
就在她前腳湧進婦人堆之際,後腳那木門便被人哐啷一腳給踹開了。屋內一亮,是幾名持著火把的晉兵走了進來。鄭月安不由眉頭一蹙,那為首之人,正是那右將軍無疑。隻見他從一士兵手裏接過火把,將眾婦一一掃過。
見並無異常,他便沉聲道:“爾等,方才可有見到可疑之人?”
這一問,半響無人應,眾婦皆縮了縮身子,往後挪去。
見狀,那右將軍臉上不由閃過一絲殺意,冷聲道:“來人,將這些婦人給…….”
“不!”
就在這時,宿於鄭月安身畔的一名婦人突然一聲尖叫將他打斷,指著鄭月安大聲道:“是他.……是他、就是他!”
“哦?”
聞言,那右將軍便將手中的火把扔給身後的人,緩緩抽出挎在腰間利劍,行至鄭月安身側,用劍拍了拍她的臉頰,冷聲道:“爾抬起頭,容本將軍一觀。”
鄭月安抿了抿,將埋在膝間的頭抬了起來,淡淡的看著他。
見鄭月安如此之態,他臉上閃過一絲怒意,爾後利劍一揮,一股熱流便噴灑到鄭月安的臉上。
頓時,周圍婦人一陣淒厲地尖叫。
“閉嘴!”
那人一聲冷喝,當即那些婦人便懦懦不再吭聲。
鄭月安冷冷的瞪著他,這人,簡直就是畜生,竟然就這樣將她身邊的那名婦人給殺害了。那婦人,就算方才將她供出,她也沒這般生氣。
見鄭月安這般,那右將軍卻是哈哈一笑,爾後,他滿帶殺意地看著她道:“將此人捆綁,送見樊公!”
“諾!”
就這樣,鄭月安便毫無反抗地被人捆綁著押出了石屋。待看到石屋外那足足有數千人之眾的晉兵時,她不由吸了口冷氣,幸好方才她未衝動,否則,不僅她自己性命難保,隻怕還會連累那些婦人。
那右將軍衝著候在外麵的幾名小將道:“將那些婦人嚴加看管,若有異變,殺之。”
“諾!”
聽得這話,鄭月安不由扭頭滿臉怒意地抬頭瞪著那他。
然,那右將軍卻衝著她森森一笑,揚手道:“帶走!”
“喏!”
士兵應道,隨即便有十幾人簇擁著用長矛等兵器壓著鄭月安往大營的方向而去。
一路所行之處,那些人竟容不得鄭月安有半點停頓。因此,待一行人壓著她到了一頂較大的營帳時,她的胳膊上已有好幾處被利器劃開的傷口。
在樊樓得知是活捉了鄭營細作後,便立馬讓人將鄭月安壓入了大帳。隻是,待見了滿臉是血的鄭月安後,他拿著竹簡的手頓時一僵,半響他才皺眉道:“此人怎如此汙濁?”
那右將軍立馬叉手道:“稟樊公,此乃被我斬殺一逃婦時所濺染。”
聽了這話,鄭月安不由扭頭掃了他一眼,嗤笑道:“真真可笑,分明是亂殺無辜,卻還尋如此荒謬的借口,咄,偽者也。”
她的笑容語氣皆夾雜著嘲諷之態,使得那老者不由蹙了蹙眉,爾後,他便放下手中的竹簡,起身行至鄭月安身前,細細將她打量了起來。
右將軍雖怒,但礙於樊樓,卻也不敢多說什麽,隻是眼帶殺意的瞪著她。
那樊樓雖是半百之人,但雙眼所散發的氣勢卻是犀利至極。雖是如此,但鄭月安對其卻是毫無半點懼意,反而回以昂頭,也淡淡地將他打量了一番。
半響,那樊公突然看向右將軍道:“此小兒雖汙濁不堪,然卻目光有神,雖被擒服,但卻臨危不懼,如此一氣度不凡之人,定不是一尋常細作。”說道這裏,他語氣一冷,微眯了眯雙眼看向鄭月安道:“傳令下,著人立馬將此消息散播出去,我就不信,如此之人,熊旅那廝會棄之不顧。”
鄭月安不由一怔,這老匹夫,居然用她來威脅熊旅?
將她的神色盡收眼底,樊樓哈哈一笑,衝著右將軍揮袖喝道:“還不速速行之?”
“喏!”
那右將軍滿臉冷意地瞥了鄭月安一眼後,這才轉身離去。
鄭月安抿了抿唇,終是將快到嘴邊的話咽了回去,事已至此,她的多言可能會使事情變得更糟。
見鄭月安如此,樊樓不由失望的搖了搖頭,道:“此小兒,真真聰慧也,隻是可惜,如此之才,卻不能為我所用.,可惜啊可惜……傳令下去,將此小兒至於吊杆之上,織旗之側,命人嚴加看守,若有前來營救者,一律誅之。”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