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再入紅館
奔走在燈火漸明的大街上,鄭月安抬手拭了拭額間的汗水,這些人,到底藏到哪裏去了,她基本轉完了半個鄭都,可是居然連半點蹤跡也尋不到他們。
竭力的靠在牆壁上上噓著氣,早知道她就應該將骨扇帶在身邊了。一陣風吹過,隨之而應的是一陣清脆的叮當聲。
鄭月安身子一僵,慢慢的轉過身去,抬眼看向身後的高牆處,那高高勾起的木角飛簷上,此時正隨風蕩漾著一隻小巧的青銅風鈴,風過處,鈴音隨之波動。
鄭月安愣了半響,突然抬手捂著嘴笑了起來,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呀!難怪她怎麽找也找不到他們,原來他們居然藏身於紅館之中。
嘴角一勾,鄭月安轉身沒入夜色之中。
不到一刻鍾,一襲華服男裝打扮的她便再次現身於鎏金高匾的紅館門前,抬手拂了拂衣袖,鄭月安滿意的笑了笑,這身衣著,是她方才敲暈了一名在街角小解的男子所得,方才街色太暗,看不清服色,如今看來,隻怕那名被她敲暈的男子也是位權貴子弟無疑了,這身衣服她穿著雖大了些,但卻更顯飄逸,隻是不是那名男子醒來後看到自己身上穿著件短小的侍女裝會作何感想。
抬手攏了攏發型,又將腰間的勾玉解下藏於袖間,鄭月安這才提步入了紅館。
夜間的紅館,竟然比白日還要熱鬧。隨著門奴的帶路,不一會兒鄭月安便入了那日所到的大殿之中。
那以明珠為燈,珍珠為簾的大殿中此刻入眼的是滿目琳琅的流水席麵,身著薄紗的紅館美姬手持野果酒漿貫穿跪坐在那些華服男子身畔,而那些男子則是個個閉著雙眼,微微的晃著頭。
這情景使得鄭月安一愣,上次來時,那些男子年齡各異,而且還插入了一些素衣布帛的男子,可是此刻卻皆是華服美男,再看那些美姬的舉動,好似木偶般執著托盤跪坐在哪裏不動,真真是好生怪異。
“這是何故?”鄭月安低聲問道。
“稟君,這是樂淩君在考驗他們的樂律之才呢!”門奴答道。
樂律之才?
鄭月安眉尖一挑,這倒是有趣了,莫不是妓院變成了技校?
轉身又塞給門奴幾個刀幣,鄭月安笑道:“我許久不曾到鄭國了,敢問這樂淩君又是何人也?”
“是幾個月前自薦大王的一位樂師。”
“自薦的樂師?”
“然。”
“那為何到了此處?”鄭月安抬眼斜了下殿內,繼續道:“既是樂師,那自當是在宮內為大王奏樂才是呀!”
門奴笑了笑,“這奴也不知,隻知他是向大王自薦於此的。君可是要麵見樂淩君?需奴通稟否?”
“不必了,我且先入殿一觀。”
“喏。”
倆人無聲的繞過金絲紫檀屏風,門奴上前對著一侍婢輕聲嘀咕了幾聲便又退了回來,小聲道:“奴已請侍婢們為君置席,請君稍後。”
“然。”鄭月安點了點頭,難怪人人都道有錢能使鬼推磨,若不是她方才多給了幾個刀幣於他,隻怕那門奴也不會盡心至此了吧。
門奴又道:“若無事,那奴便先行退下,君若有事,吩咐那些侍婢便可。”
“然。”
那門奴前腳退去,侍婢們便後腳抬了一張紅木幾在在最下方的空處置了席塌。將上麵擺了美食酒漿,一侍婢蓮步嫋嫋地向鄭月安行來,福身道:“塌已置好,請君入塌。”
“然。”鄭月安便在台階下處脫了鞋,踩著雪白的段襪,隨著侍婢入了塌。
那侍婢看了眼她腳上的緞襪,柔聲道:“君可需喚美姬前來相伴?”
“不用。”
“喏。”
隨著侍婢推開,鄭月安頓時覺得周圍的空氣都清新多了,那侍婢,也不知在身上塗抹了什麽末香,竟是濃鬱的刺鼻。
末香,也稱香粉。
殿內香煙微嫋,鄭月安掃了掃那些華服男子,竟然都是閉目搖頭,而那些美姬也皆是低眉垂眼,此情此景,襯著大殿內的那些奢侈飾物,好似畫中仙境。
正在這時,突然殿內響起了一陣清脆的鈴鐺聲。尋目望去,隻見一名白衣美姬自偏殿而出,她的手中正執著一隻銜在白玉杆上的玉製風鈴,那風鈴小巧至極,呈懶喇叭狀。隨著她的娉婷而入,鈴鐺的響聲也愈發歡快了起來。
她的身後還跟著一對手持托盤貫穿而入的侍婢。那白衣美姬行至主位,對著眾人笑道:“如今一個時辰已過,請諸君將樂譜記於竹簡,提上各自名氏,樂淩君會一一閱覽,三日後會將排名列出。”
說罷她玉手一揮,那些侍婢便紛紛貫穿席間,將竹簡筆墨發至個人幾上。
有意思,鄭月安眼中閃過一絲笑意,她記得後世的考試一般也是三日後入校領成績單的。隻是不知這樂淩君會不會就是文遠他們。
待竹簡筆墨放至鄭月安時,不料沒了。
那侍婢連忙道:“君請稍等,婢子這就速速取來。”
“無事。”鄭月安笑了笑,“我本就才入殿不久,就算是有了筆墨也不知從何處下手。”
那侍婢一愣,隨即便道:“既如此,君不若先回了吧,如今時辰已晚,諸君將樂譜寫完,也是要回的。”
抬眼見那白衣美姬正蹙眉著他們,鄭月安便搖頭道:“然、然、然,今日來此卻是想拜訪樂淩君的,可否請佼人代為通稟否?”
侍婢臉色一紅,鄭月安稱她為佼人,無疑是誇她貌美。當即她便柔聲道:“請君稍後,婢子這就去稟告玉姬,得她引見,君可直接麵見樂淩君。”
“然、然。有勞佼人了。”
看著侍婢匆匆而去的背影,鄭月安不由勾了勾唇角,沒想到這紅館之中還有如此清純的女子。
不一會兒,那侍婢便又匆匆而回,低頭道:“玉問君可有信物否?”
“信物?”鄭月安眉尖一蹙。
“然。”那侍婢抬頭看了一眼鄭月安,怯怯道:“就是彰顯身份的信物。”
原來是這個呀,鄭月安立馬從袖中掏出勾玉,笑道:“方才街上遇到流民,情急之際,便解了下來,沒想卻忘了佩戴。”
這一笑,使得那侍婢臉色更紅,接過勾玉便匆匆道:“君且稍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