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三國之風起雲湧> 第371章 曉諭天下

第371章 曉諭天下

  董卓宣讀完畢,大殿裏群臣默默無聲,除了悲淒,他們已經無能為力。他們受儒學教育多年,滿腦子的忠君愛國,可是當天子和國家真正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卻一個個萎縮了。麵對屠刀,他們明智地選擇了自保,把儒學的教義拋到了九霄雲外。


  隻有何太後哽咽流涕,痛苦不堪。是這個專製的皇權製度把她送到了權力的頂鋒,可惜她既沒有政治頭腦,也沒有權術手腕,在這場權力之爭中敗下陣來,屬於她的世界結束了。


  劉辯、劉協兄弟倆相視流淚,痛哭失聲。出生在帝王之家是他們的幸運,他們是天之驕子,國家的希望。然而這也是他們的不幸,他們一生下來就伴隨著陰謀,不管兄弟倆誰當皇帝,他們都將是權力鬥爭的犧牲品。


  誰都沒有想到,連董卓也大吃一驚,太傅袁隗竟然走上前來,把少帝劉辯身上佩帶的璽綬解下來,進奉給陳留王劉協,然後扶弘農王劉辯下殿,向坐在北麵的劉協稱臣。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嘉德殿裏的大臣們震驚之餘,也紛紛跪了下來,山呼萬歲。這就是大漢的忠臣,他們可不管那龍椅上坐的是誰,他們隻看到旁邊鋒利的屠刀。什麽天賦皇權,什麽君權神授,都是的褲衩,一塊遮羞布而已。


  槍杆子裏麵出政權!


  廢除了少帝,董卓卻並不準備放過何太後。眾臣剛剛拜見了新帝,董卓立即站出來說道:“太後在先帝歸天不久,即逼迫太皇太後遣返藩國,致使太皇太後憂慮悲傷而死,違背了兒媳孝敬婆母的禮製,應該受到責罰。”


  大臣們都不說話,董卓便代天子下詔,赦免何太後不孝之罪,遷何太後居於永樂宮。


  同時大赦天下,改年號為永漢。


  袁隗冷冷地看著這一切,一句話也沒說。不過,他的嘴角微微上翹,似乎強忍著才沒有笑出聲來。久經官場的袁隗見慣了董卓這樣的權臣,越是強硬,越是易拆,別看董卓在朝堂上耀武揚威,不可一世,其實他離滅亡的日子已經不遠了。


  ……


  以後的日子裏,洛陽便籠罩在董卓的恐怖統治之中。朝堂上基本上由董卓說了就算,其他大臣都沒有說話的機會,或者他們也懶得說話。西涼騎兵在洛陽街頭橫衝直撞,搶劫、殺人成了他們的業餘愛好。


  雖然把何太後趕出了長秋宮,但是生性殘忍的董卓並沒有就此放過何太後。就在漢獻帝劉協登基的第二天,董卓用毒藥害死何太後,並命令公卿及以下官員不穿喪服,在參加喪禮時,隻穿白衣而已。


  董卓把對漢靈帝劉宏的怨恨都發泄到了何家人的身上,他以車騎將軍何苗勾結宦官害死大將軍為由,把何苗的棺木掘出來,取出屍體,肢解後砍為節段,扔在道邊。


  特別不能容忍的是,董卓連何太後的母親舞陽君也不放過,不僅殺害了舞陽君,而且還殘忍地將老太太的屍體切成十幾塊,扔在禦樹籬牆的枳苑中,任由飛鳥啄食。


  除了報複何家,董卓最重視的就是兵權。他在整頓北軍、西園軍的同時,任命劉虞為大司馬,自己當上了太尉,名正言順地奪取了兵馬大權。他現在更加迷信武力,隻要軍隊在手,那些士人們也翻不了天去。


  就在董卓忙於報複和抓權的時候,預感到山雨欲來的洛陽官員們開始了勝利大逃亡。洛陽的大小官僚、名士大儒們紛紛辭官,更有甚者丟下印綬,逃之夭夭。荀爽、王謙、申屠璠、何顒等人連招呼也沒有打一個,轉眼間就從洛陽消失了。


  尚書周毖,城門校尉伍瓊主動向董卓示好,並勸說董卓矯正桓帝、靈帝時的弊政,征召天下有名望的士人,以爭取民心。董卓采納了這個建議,命令周毖、伍瓊配合袁隗淘汰貪髒枉法與不稱職的官員,選拔被壓抑的人才。


  於是,太傅袁隗的身體似乎一下子好了起來,坐鎮尚書台,天天忙得不可開交,重新審理陳蕃、竇武以及黨人的案件,一律恢複爵位,派使者去祭悼他們的墳墓,並擢用他們的子孫為官。


  同時,派出大量的朝廷官員到地方任職。其中尚書韓馥為冀州牧、侍中劉岱為兗州牧、議郎孔伷為豫州牧、張谘為南陽太守、騎都尉鮑信為濟北相、大將軍掾王匡為東平相。


  明眼人一看就能明白,這些派往地方的朝廷官員幾乎無一例外的都是袁氏一族的門生故吏,而且他們去的地方集中在冀州、兗州、豫州。這些地方既是士族、門閥集中之地,又是全國的富裕之鄉,特別是他們離洛陽都不是太遠。


  對於袁隗的動作,董卓並沒有引起重視,還對留在洛陽的士族大臣和一幫名士大儒加以重用,他和太傅袁隗商議之後,連續征召了七十多名士人入朝為官。任命朝中公卿及以下官員的子弟為郎官,以填補原來由宦官擔任的職務,在宮殿侍侯皇帝

  董卓為了取信於太傅袁隗和朝中的大臣們,沒有大量提拔自己的親族和部下。他僅僅把西涼軍中的董越、牛輔、胡軫、李肅、鮑鴻、北軍屯騎校尉段煨等六人拜為中郎將,河內都尉呂布被拜騎都尉,曹操被拜驍騎校尉,其他許多西涼將領均沒有得到升遷,隻是重賞了事。


  李立屯兵河內,卻並沒有去剿滅黑山賊,而是密切地關注著洛陽的一舉一動。由於吳豐師徒還留在洛陽繼續開他的客棧,因此,對於洛陽的動態李立掌握的清清楚楚。


  就在這天下午,西園軍假司馬張李帶著他自己招募的一千多個士兵渡過黃河,來到了河內,聲言要投靠驃騎將軍。


  原來,隨著朝廷大臣們的逃亡,那些帶兵進京的將領也帶著自己的隊伍離開了洛陽。鮑信、王匡等人身為士人,袁隗都給了他們立足之地。張李一介武夫,既不想投靠董卓,又沒有士人幫助,走投無路之際,想到了昔日的同事張遼、高順,隻得來投靠李立。


  張李是第一個主動來投的將領,李立非常熱情地接待了他。張李也是個魁梧的並州漢子,與張遼、高順不同的是,張李性格豪爽、說話風趣,眉宇間透著一股梟雄的氣質。


  就在張李的士兵渡河的時候,張李他向李立講述了洛陽變故的前前後後,並請求李立渡過黃河,兵發洛陽,救少帝於水火之中。同時他積極請戰,願意當先鋒,打頭陣,誅殺董卓。


  一時之間,參加迎接的將領們紛紛請戰,可謂群情激昂,大有一點消滅董卓之勢。就連一向沉穩的張半仙、辛評、辛毗等人,也是頻頻點頭,竟然分析起打下洛陽的可行性來。


  李立早就等待著這個機會,可是他並不準備攻打洛陽。見大家情緒這麽高,就興奮地說道:“攻打洛陽可不是小事,我們還慎重些好。立即通知所有軍師、和大隊一級將領,今天晚上開會,我們共同商議。”


  ……


  當天晚上,所有的軍師、將領齊聚李立的大帳。李立先安排兩個書吏記錄會議,然後讓張李把洛陽的情況說了一遍,果然把大家刺激的激情高漲。特別是說到董卓毒死何太後,殺死舞陽君,大家的臉都氣紅了,紛紛要求攻打洛陽,消滅董卓。


  “唉……堂堂大漢朝廷,怎麽任由董卓這個逆賊如此囂張?”田豐仰天長歎一聲,熱淚奪眶而出:“將軍大人,逆賊橫行,國難當頭,你要振臂疾呼,救大漢天下於水火啊……”


  “大家說得非常好,我們身為國家軍人,決不能容忍董卓逆賊禍國殃民!”李立神色嚴峻,鄭重說道:“不過,我們出兵消滅董卓之前,我有個問題想問問大家。堂堂的大漢朝廷,萬民景仰之邦,何至於此?”


  “一切的禍根都是奸閹們引起的。”田臉怒色,憤憤地說道:“如果大將軍不是瞻前顧後、猶豫不決,及時地鏟除了奸閹,何至於命喪奸閹之手,導致少帝出奔,落入董賊之手!”


  “宦官,殘疾之人,有何德何能以亂天下?”李立搖了搖頭,有意引導他們:“大將軍何進手握重兵,要想殺幾個宦官,還不如探囊取物?可是他為什麽要找各種借口,故意不殺宦官呢?”


  “還不是為了權柄!何進留著宦官,就是想讓宦官對付士人!”沮授皺起眉頭,惱火地說道:“自漢以來,外戚屢屢專權,以至於王莽篡國、梁冀弑帝,外戚和宦官一樣是朝廷的禍根。”


  “田豐先生、沮授先生說得不錯,宦官和外戚確實是朝廷的兩大禍害。”李立點了點頭,繼續引導他們:“洛陽兵變,如今宦官、外戚都已經死了,朝廷就沒有禍害了嗎?”


  “還有權臣!除了宦官和外戚,就是執掌朝政的權臣。他們名高權重,危害社稷,”張半仙似乎明白了李立的意思,大聲說道:“權臣有武將,也有士人,他們的危害甚至比宦官和外戚還要嚴重。”


  “是的,禍害大漢社稷的,就是這些宦官、外戚、權臣。”李立滿意地點了點頭,有意啟發他們:“可是你們想過沒有,為什麽朝堂之上,會出現宦官、外戚、權臣?”


  無人回答。


  無人敢回答。


  “太監們為什麽能夠禍害國家?”李立可不管什麽忌諱,現在漢靈帝劉宏死了,少帝劉辯被廢了,他再也不用顧及什麽:“就是因為皇帝信任他們,相信他們不會篡奪皇位。哪怕他們作惡多端,隻要他們忠於皇帝,他們就可以為所欲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