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三國之風起雲湧> 第275章 臨江險關

第275章 臨江險關

  “將軍大人,我願意跟著大漢官軍去攻打高句麗。”尹東突然站了起來,朝李立拱了拱手,大聲說道:“我的部落既然已經歸順大漢,就願意聽從大漢的調遣。”


  “很好,俗話說,識時務者為俊傑。”李立見沒有人再說話,便鄭重地說道:“東濊本是大漢藩屬,不管你們歸順不歸順,我們都要接管整個東濊。誰要是不服,我們就戰場上見!”


  那個首領一時之間不知如何是好,隻得乖乖地坐了下來。他可是親眼見過了漢軍的精銳,就憑他部落裏的那些超長大槍,恐怕連漢軍的那些步卒也敵不過,更別說那些騎兵了。


  大軍穿行在積雪覆蓋的群山之間,在高句麗的境內搜索著前進。十幾萬人的隊伍,連綿上十裏,猶如茫茫原野上的一條巨龍。李立望著自己的隊伍,心中不由得暗自好笑。


  離開三韓的時候,自己有三個騎兵大隊,三個步卒大隊,先後征服了薩斡人、南沮沃人、東濊人,留下了一萬多人馬,新組建了薩斡騎兵大隊、沮沃步卒大隊、東濊步卒大隊、南濊步卒大隊、北濊步卒大隊,士兵人數雖然增加了不少,可是戰鬥力卻是大大的下降了。


  這些新組建的隊伍,將領全部來自秦宏、秦偉的五個騎兵中隊。這對於短時間幾整編新兵確實起到了立竿見影的作用,可是也讓自己的主力部隊僅僅剩下了五個騎兵中隊。


  按照李立的編製,每個大隊的戰鬥人員在一萬五千人左右,每個中隊的戰鬥人員在一千五百人左右,每個小隊的戰鬥人員在一百五十人左右,每個分隊的戰鬥人員在十五人左右。


  那些新近征集的部落士兵,被平均地分配到每個分隊,如此一來,每個分隊差不多就有了二百人,分隊就升級為小隊,十幾個漢軍士兵領導一百多部落士兵,總算是有效地把部落士兵管理起來了。


  而這些新近征集的部落士兵,服裝破爛不堪,裝備亂七糟八,兵器五花八門,短時間內很難形成戰鬥力。唯一可以一戰的,隻有薩斡人的騎兵大隊,可惜他們的兵器太差。最有特色的,還是東濊人的超長大槍,壯壯聲勢也還不錯。


  就憑這樣的一支破爛隊伍,要想突襲高句麗人的王城,那無疑於送死。李立就是再狂妄,也不會帶著這樣一群烏合之眾去找高句麗人拚命。他不得不改變計劃,慢慢地向高句麗挺進。


  其實他現在也不用著急,其他三路大軍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對高句麗的包圍之勢已經形成,如果不出意外,在明年開春以前征服高句麗人的計劃還是可以完成的。


  關羽、張飛正在西峽河邊與高句麗人大戰,經過半個月的戰鬥,按照荀彧、荀攸的計謀,關羽、張飛不斷地騷擾、侵襲高句麗士兵,使得高句麗五王子疲於應付,已經由對持轉入了進攻。


  南線的顏良、文醜雖然戰鬥進展得不太順利,可是也突破了津江,拖住了十多萬的高句麗大軍,使得高句麗人困守的津江頭流山一線動彈不得,雙方僵持著,誰也奈何不了誰。


  而北線的潘鳳、俞涉的戰事最為順利,他們的二個騎兵大隊,六個扶餘步卒大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侵占扶餘的高句麗的三王子發起了進攻。經過幾天的激戰,三王子不得不逐步後退,以至於潘鳳、俞涉緊跟著追進了高句麗的白山境內。


  “報……將軍大人,東江已經結冰,車馬皆可過河。秦宏、秦偉兩位將領已經渡過東江。高句麗十萬大軍守住了臨江關,阻擋了我軍的道路。”隊伍正在行進之中,突然從前麵跑來幾個斥侯,大聲向李立報告。


  “命令秦宏、秦偉選擇有利地形安營紮寨,等大軍到後再作打算。”李立擺了擺手,讓那斥侯走了。現在他就剩下這麽點精銳騎兵了,他可不能讓自己的精銳與高句麗人拚消耗。


  東江是高句麗境內的一條大河,發源於白山山脈,一直向西貫穿整個高句麗、樂浪郡、三韓郡,全長一千多裏,是重要的水上通道,兩岸衝積平原土地肥沃,氣候適宜,特別適宜農作物生長,是高句麗人的重要糧倉之一。


  江原山是太白山的餘脈,沿東江的西岸連綿幾百裏。山勢雄偉,道路曲折,是阻擋漢軍進入尉那岩的重要的,也是最後有屏障,而臨江關則是方圓三百裏內唯一的一條進入尉那岩的通道。


  李立的大軍一路之上征服沮沃人、東濊人,高句麗人早就得到了消息。然而,他們並沒有在邊境線上迎戰漢軍,之所以讓李立的大軍進入高句麗,就是想在江原山消滅李立的大軍。


  然而,戰爭還沒有開打,李立連地形都沒有來得及去察看,就從臨江關上下來了一個高句麗的使者,說是高句麗大王派來的,專門在臨江關等候漢軍的將軍大人。


  “將軍大人,大漢乃天朝上國,高句麗乃番邦下屬。高句麗人仰慕天朝風采,連年進貢,並不曾少禮。而且高句麗也曾得過天朝的冊封、庇護。如今,高句麗並不曾有犯天朝,將軍大人何以興兵犯我領土?此乃天下旨意,還是將軍大人所為?”


  高句麗的使者是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一身文士有打扮,自稱李木,是高句麗大王的郎官,操著一口流利漢話,一幅大義凜然的樣子。一見麵,就大聲地質問著李立,毫不客氣地把李立訓斥了一頓。


  打你,還需要理由嗎?


  李立不由得想起了後世的超級大國,他幾乎每年都在打仗,打了一個又一個國家,他有理由嗎?他就是看不慣你,就要打你!你家裏有錢了,他要打你!你如果買了把菜刀,他感到威協了,也要打你!隻有你在屁股上掛塊兔子皮的時候,他才不會惦記你。


  如今事情都到了這個地步了,四路大軍都已近全麵包圍了高句麗,這才想起來抗議,還管個什麽用?可這個李木這麽大張旗鼓的來到這裏抗議,為了合情合理的征服高句麗,李立還不得不給個說法,否則,師出無名啊!


  “高句麗本不過玄菟郡轄下的一個縣,地不過百裏,可是你們視我大漢朝廷的法令如無物,不僅攻占了扶餘、沮沃、東濊等部族,還侵占了玄菟郡、遼東郡的其他各縣,難道這不是大大的冒犯了天朝?”


  幾句話說完,李立越發地生氣。還真是隻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啊,你們大肆侵占大漢的時候,可曾想過自己也有遭到報複的一天?想到這裏,李立惡狠狠地瞪了李木一眼。


  “本將軍守土有責,為朝廷收複失地乃職責所在,理所當然,根本無需向你解釋什麽!你等若是臣服大漢朝廷,知曉藩屬的本分,自當解散兵馬,聽從朝廷大軍的命令。你等若是不服王化,違逆聖令,那便是叛逆之賊,我自率軍剿滅!”


  李木的嘴巴張了幾張,氣得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了。不管怎麽說,高句麗曾經是玄菟郡的一個縣,這是他否認不了的。漢軍不用找什麽理由,也可以堂而皇之地占領高句麗。


  “將軍大人說的極是!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高句麗乃我大漢藩屬,你等背叛朝廷,私自征伐,置大漢朝廷於何地?似這等忤逆之賊,還有何麵目來此顛倒是非、胡言亂語?你等如果早降,將軍大人開恩,或許饒你們一條性命。如果執迷不悟,大軍到時,定當滅你等九族!”


  張半仙早就忍不住了,李立剛剛說完,他就跳了出來,破口大罵起來。從前他給別人算命的時候,見過多少罵大街的,也曾經親自上陣操練過。自從跟了李立,再也沒有機會罵人,今天總算是過了一會癮。要不是李立在場,說不定髒話已經罵出了口。


  本來李立的話就讓李木氣得說不出話來,可李木對此卻還是心有不服,不以為然地。可是張半仙的這番話,那可真的刺中了李木的要害,讓李木從內心深處陣陣的發寒。


  眼見得四路大軍合圍而來,高句麗已經是凶多吉少,自己這麽囂張地罵了漢軍的將軍大人,就算此時漢軍出於禮節不殺來使,可日後他們攻占了高句麗,自己的全族人往何處逃?

  張半仙連罵帶嚇,唬得李木垂頭喪氣,不敢做聲。李立的心裏卻是非常痛快,這可比指揮兵馬打一場大勝仗,更令李立感到興奮。他按捺著心頭的高興,嚴肅的說道:“回去告訴高句麗的大王,讓他早日投降,免得玉石俱焚!”


  “下官明白,一定把將軍大人的話帶給大王殿下。”李木小聲地答道,再也沒有了剛才的囂張,他韓李立躬身施了一禮,退出了李立的帳篷。來的時候是理直氣壯,走的時候是垂頭喪氣。


  站在臨江關前,李立不由得皺起了眉頭。臨江關建在兩座山峰之間的一道山梁之上,長約十裏,是進入尉那岩的必由之路。城牆不僅僅隻是高大,而且還非常厚實。防守的士兵有十萬之多,一般情況下,要想攻下城牆,還真是難於上青天。


  “將軍大人,你有什麽可擔心的,我們用霹靂炸彈把城牆炸開不就是了!”張半仙看到李立的眉頭越皺越緊,不由得笑了起來。自從有了霹靂炸彈,張半仙就沒有為攻下城牆動過腦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