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謀反的材料
張寶大聲吼叫著,手中的大刀卻在微微顫抖,不知是因為他心中真的害怕,還是那轟轟的馬蹄聲震得他胯下戰馬沒有站穩,他不由得緊了緊手中的大刀,努力地讓自己鎮定下來。
“轟轟轟……”
猶如一陣陣悶雷掠過,一萬多騎兵已經越來越近了。讓張寶驚訝的是,那些騎兵並沒有拿著刀槍,而是全部手持弓箭,長長的箭矢已經搭在弓弦之上,虎視眈眈地盯著黃巾軍的大陣。
“鬼啊……”
終於,黃巾軍將士們看到了那二萬多具鬼臉,盡管有不少人相信,那就是幽州騎兵,並不是什麽天兵天將。可是,還是有人驚恐地叫了起來,恐懼可是傳染得最快的疾病,隨著那一聲聲的驚叫,黃巾軍將士們的心髒被緊緊地揪了起來。
“準備射箭!”
張寶幾乎是嚎叫著,企圖把將士們的恐懼壓下去,黃巾軍的弓箭手拉起了弓箭,一支支箭矢舉向天空。他可是對付騎兵的有力殺著,從天而降的箭矢能最大限度地殺傷騎兵的戰馬,而騎兵的戰馬一旦受傷,劇烈的疼痛就會是戰馬失去控製。
“射箭!”
幾乎就在同時,雙方都發出了射箭的命令。一支支箭矢衝天而起,在空中劃出一道絢爛的拋物線,向著對方的大陣飛去。不少的箭矢甚至在空中相撞,發出一陣陣的火花。
“噗噗噗……”
一支支箭矢刺入敵人的陣中,緊接著就從敵陣中發出一陣陣的慘叫,不斷地有士兵中箭倒地,哀嚎聲越來越響。一隊隊的幽州騎兵從陣前跑過,一陣陣的箭矢飛刺而來。
盡管黃巾軍占盡了人數上的優勢,可是抵擋不住幽州騎兵的靈活機動,二萬多騎兵就象圍住了一隻巨大的刺蝟,不斷地從黃巾軍的陣前掠過,奔跑中的騎兵箭矢射得更遠,殺傷力更大,而黃巾軍的箭矢能夠得著騎兵的並不多。
“籲……”
李立揚起了手中的大刀,二萬多匹戰馬緩緩地跟在他的身後,在離黃巾軍大陣一箭遠的地方,騎兵們停住了步伐,一時之間,激烈的戰場一下子安靜下來,雙方的士兵都眼睜睜地看著雙方。
望著黃巾軍的大陣,李立的心中不免有些感慨,看來,僅僅有輕騎兵是不夠的,如果不能衝開敵人的大陣,也隻能望陣興歎。要想徹底消滅敵人,還得衝開敵人的大陣,眼下還是算了吧。
雙方就這麽僵持著,誰也奈何不了誰。黃巾軍雖然傷亡很大,但是陣形依然整齊。張角的黃巾軍,畢竟長期與官軍作戰,與騎兵作戰,在幽州騎兵的麵前,還不至於亂了陣腳。
“前隊變後隊,依次撤退回營。”
僵持了一會,張寶下達了撤退的命令。整個黃巾軍大隊在他的指揮下,緩緩地向後退去。可憐那些受傷的黃巾軍士兵,凡是不能自己走動的,張定把他們丟在了雪地裏,自顧自地退了下去。
讓他們沒有想到,他們還沒有走多遠,隻見李立大手一揮,似乎說了句什麽,一千多騎兵下了馬,走向那些黃巾軍傷兵。黃巾軍的將士們閉上了眼,暗暗地為他們的同伴們祈禱。
可是他們等了半天,也沒有聽到意料之中的嚎叫,睜開眼一看,隻見那些幽州騎兵們把黃巾軍的傷兵們扶了起來,正在為他們包紮傷口,更有的甚至扶上了他們的戰馬。
立即,在黃巾軍大陣裏傳來一陣陣的嘀咕聲,有的黃巾軍士兵甚至停下了腳步,呆呆地看著騎在馬上離去的同伴,就連那些黃巾軍將領們,也是一臉的茫然,不由得停下了撤退的腳步。
“撤退,趕快撤退。”
張寶大聲吼叫著,把那些失神的黃巾軍將士們喚醒了過來。張寶的心裏可是比誰都明白,李立的這一招,比朝黃巾軍陣中射入一萬支箭矢還要厲害,可以說是直接摧毀了黃巾軍士兵們的士氣。
“大人,清河郡太守大人周表來了。”
李立正在指揮騎兵安營紮寨,突然有親兵跑來報告。李立正想著到城裏去看看呢,沒想到周表先來了。待李立迎到營外,果然在大營的門口來了一千多騎兵,為首的正是清河郡的太守大人周表。
“李立大人遠途而來,周某有失遠迎,失禮了。”
剛一見麵,周表倒也是客氣,連忙上前行禮。按說兩個人都是太守,彼此客氣一番也就罷了。隻不過李立遠道而過,又是為了救援清河而來,周表表現的禮貌些倒也說得過去。
“周表大人不用客氣。隻是大營正在修造,無法接待大人,還望周表大人見諒。”
李立說得也是實話,士兵們剛剛動手,連道壕溝也沒有挖出來。李立這次是長途奔襲,連後勤人員也沒有跟上來。他準備進城,就是要去找周表,讓他提供後勤保障。
“李立大人客氣了。李立大人千裏迢迢,遠道而來,如有什麽需要,不要客氣。清河郡能做到的,一定盡力而為。”
“不瞞周表大人,我們這次是遠途奔襲,後勤保障都沒有跟上,還得勞駕周表大人,這我們提供糧草、裝備等等。”
“沒問題,李立大人有什麽需要的,我們馬上就辦。”
“嗬嗬,那我就不客氣了。有什麽需要的,我會叫人去通報的。”
兩個人站著雪地裏說了一會話,周表就邀請李立到清河城裏去,要為李立接風。李立想了想,覺得將士們還沒有落腳之處,自己就去赴宴,影響不好,就推辭了周表的好意,把周表等人送走了。
周表走了,李立就讓其他將領和軍師都去幫忙監督建造大營,自己一個人慢慢往大營裏走去。還沒走幾步,早就等著的張半仙悄悄溜了過來,張半仙看看四下無人,揮手讓親兵退了下去,悄悄地對李立說道。
“大人,如今朝廷精銳盡失,皇甫嵩、朱雋、盧植三大將領已經不堪再戰,環視天下,能有一戰之力者,唯西涼董卓爾,大人可有什麽想法?”
李立早就想到,張半仙肯定會提出這個問題,要說他沒有想法那是假的,可是現在是動手的時候嗎?從自己平定黃巾軍的經過來看,天下士族對於大漢江山還是非常認同的,如果自己造反,肯定不得民心,勢必讓自己孤立無援。
“張先生,你的意思我已經心知肚明。隻是,你隻看到了軍事層麵。可是,更重要的民心向背。”
張半仙看李立終於明白了自己的意思,而且還沒有喝斥自己,心中不免有些興奮。象他這種社會底層的文人,鼓動主公造反他們才有可能徹底翻身。他想了想,連忙為李立出主意。
“大人,張寶黃巾軍已經成了朝廷最後的心腹之患,朝廷勢必會命令大人迅速消滅張寶。在張寶沒有被消滅之前,朝廷肯定會滿足大人的一切要求,可是一旦消滅了張寶,朝廷便會剝奪大人所擁有的一切。這就叫兔死狗烹,鳥盡弓藏。”
李立微微地笑了笑,心裏暗道,這還用你教我?類似的故事我可是知道的比你多得多,我會那麽傻,讓朝廷得逞?他可是清楚地記得,曆史上的黃巾軍滅亡後,所有的地方武裝都被解散了,以至於漢靈帝劉宏仍然為所欲為。
“張先生何以教我?”
“大人,我們一定要把張寶困在清河,決不能讓他們脫逃。但是,我們也不急於消滅他們,甚至還可以讓他們適當地活動活動,慢慢地等朝廷的變故。大人此時決不能向皇上提任何要求,哪怕是最小的要求,也會招來朝廷大臣們的攻擊,說大人養賊自重,一切讓朝廷看著辦。”
這個張半仙,還真跟自己想到了一起,李立不由得笑了笑。他之所以這麽急的長途奔襲,就是要控製住張寶,不能讓他們渡過黃河去。而把張寶留在冀州,就是為了圖謀冀州。他看了看張半仙,故意問道。
“我們最後要達到什麽目的呢?”
“大人,冀州目前尚沒有刺史,冀州刺史,就是大人的目的。大人,冀州可是北部四州的中心,控製冀州,就能控製幽州、青州、並州,跨過黃河,就能威協洛陽,這可是極其重要的戰略要地。”
李立當然知道冀州的重要性,可是朝廷也知道冀州的重要性,他們是不會隨便答應這個方案的。況且,此時還沒有實行州牧製度,刺史並沒有權力。過早地暴露實力,是不是好事呢?
“張先生,你應該知道,刺史隻是個監察官,並沒有實權啊。”
“嗬嗬,有沒有實權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大人手中有一支能征善戰的軍隊。大人謀得冀州刺史後,可以借口清剿黃巾餘孽,或者抵抗胡人驚擾為名,長期保持一支軍隊,牢牢地控製住冀州、幽州。就算那些郡、縣的太守、縣令都是朝廷任命的,他們也不敢輕舉妄動。”
不得不承認,這個張半仙確實是個謀反的材料。李立開始的目的,還隻是獲得幽州的控製權,沒想到,時過境遷,現在朝廷有求於自己,竟然能夠與朝廷討價還價,謀得冀州的控製權。可是朝廷會答應嗎?
“大人,如果朝廷不答應,我們就借口隻有騎兵,不能攻堅,和張寶在這裏對持,一直到朝廷答應為止。”
“如果朝廷答應了呢?”
“那我們就消滅張寶,把張寶的黃巾軍士兵統統拉去開荒種田。”
“嗬嗬,張先生考慮得倒是很全麵。隻不過張先生想過沒有,如果消滅了張寶,難道朝廷不會再免掉冀州刺史嗎?”